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丁卯召试馆职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四、《山房集》卷七
善为国者不执理以强势之所难,常顺势以伸理之所易。
理者,公是非也。
势者,实利害也。
公是非固不可泯,实利害尤为可畏。
执不可泯之理而忘甚可畏之势,则安危胜败之大计疏矣。
然则歛众说以救独弊,置已往而善将来,则前日之举非失于执理以强势之所难乎!
今日之救不当顺势以伸理之所易乎!
晋元帝、宋文帝或尅期进发而不果行,或悉师再举而不克捷,桓温、谢玄驰逐经略而不遂,非名不正而辞不顺也,以不接之声势而当重大,以浅效之规模而支深入,以分裂之偏隅而欲混并,其理则是而其势则难矣。
高祖不报平城之围,太宗修结颉利之好,祖逖之通使石勒澶渊之许盟契丹,非志不足而气不锐也,士卒之罢极者可以休养,资实之衰耗者得以振赡,边鄙之绎骚者赖以敉辑,其势既顺,其理亦易矣。
然而天下之势,动之易而收之难。
方其未动也则不当开,及其既开也则不易收。
以为业已开矣,但当奋张以求济,不应中止而示怯者,已失于强其所难矣。
以为当收矣,玩纵以安舒,隳沮而单弱,则亦未达其所谓易焉。
盖致易之理内必有以固其本,外必有以弭其争。
严卫其四隅,厚植其遮障,所以固本也。
遵养于时晦,申合其盟好,所以弭争也。
争端弭而后民之力可以息,本圉固而后敌之情不敢骄。
民得息则我之国不耸,敌不骄则彼之谋自消。
如此则易之理斯近矣。
今以其势之难也,已沮而复骄,欲息而旋起。
虽无果锐必为之意,终怀趑趄欲动之心。
此非真知难者也。
不思祸心之包藏者未可必,塞徼之疏略者不足恃,相与束手以待行人,不及十旬又将盛秋焉。
此非善图易者也,苟安而已矣。
嗟夫!
事巨敌强而持尝试之见,用苟安之策,几何而不为其所窥耶?
今公私交弊,氛祲未清,兵法乘虚,理先救本。
故战决难用而守则可知,曷若尽置前日之所难而亟图今日之所易乎?
夫推舟以行陆,人知其劳矣;
治丝以愈棼,则其绪尤多焉。
夫惟知者不昧利而轻发,勇者不容瞬而能收,起而图之,如遏横溃,如拯焦灼,惜日阴以戒戎作,重民劳以俟后图,起精神于畏詟,弭陵突于披猖,而后今日之事可得而论矣。
夫西北以骑乘为能,东南以步卒为长。
孙权东不得市骏于辽东,西不得致骑于川秦,考韩当、程普一军之所有不过三五十骑而止,则几于一用步卒舟师以立国矣。
况彼以蓟北之劲足焱驰而电逝,我以广蜀之下乘并驱而争骛。
卒有驰突不前,则至于自为躏践,此知兵者所以欲以步而骑也。
然古法置阵必为两拒,而匈奴包敌特善诱兵,乃暗合焉。
盖骑之难制也久矣,且以劲弩而洞重铠,敌未有以制我也。
至其设锐阵以相当,张鸟翼而旁射,则我始无以当之矣。
故以车圜其营,则步可用,是卫青之法也。
以车而卫步,以弩而护车,则步可用,是李陵之事也。
以车而为营,列植以自固,则步可用,隋之禦达头可汗以鹿角为方阵是也。
又有本诸阵法,取其简便者,步亦可用,苏定方令步卒攒槊自卫、浑瑊设抢垒为营是也。
今将易之以轻车与,或以淮地浅狭而陈涛斜之事不可袭矣。
将仿鹿角之制与,或以为此非取胜之兵,杨素之战固已撤而不用矣。
将止用彊弩以当之与,而或以为弩镞迟而敌骑迅,昔刘裕之北伐,朱超石之百弩常不能制魏骑之薄营矣。
独有比枪而卫弩,中兴诸将犹有习闻旧法而长于用步者。
然今之军制夫岂无之,恐亦未足为制敌之良算也。
盖制兵之短长在技艺,而料敌之机便在觇候。
古者师行则前茅而虑无,师止则捉生以为导。
李靖之论乡导,必知敌济寇来之早晚,而宇文泰之用间,使之衣敌衣而历敌阵。
彼皆先悉于敌情,故能乘机而应变。
自外侮深侵,敌帐非远。
若精其伺谍,出其不意,于其道狭骑蹙之地,前惊后齧之所,尽死一战,亦可得志。
自觇候不明,方其雨雪狼狈,解鞍纵辔,丐宿于田父,我不知击其归。
及其攻围日久,将卒怀家,刍秣不继,我亦不敢袭其去。
不能用之于机便,则骑步均为冥行,何必以步为优哉!
盖今步卒之可用者,独可用之于凭垒而已。
夫凭垒而不败,以有郛垣之可恃尔,未可望之以奔突也。
且其怒心勇气,未闻将战而裂眦;
而靡旗乱辙,不免闻鼓而失胆。
自非警以严诛,方且狃于怖敌。
故今日且当以城守为先,其次则以舟师为卫。
若夫讨论鱼丽、鹅鹳之阵法,求合圆方曲锐之地形,而欲以步骑,则训阅练习而用可也。
夫兵有必以众克者,亦有以寡胜者。
昔城濮之赋,七百乘而已,其后鞍之战则已增,至平丘则又大增。
然至于四千乘,欲以无道行之,而诸侯之服于晋者衰焉。
况强敌盈骄,非初兴比。
彼以佥刷而彊民,虽众而其杂难用;
此以教士而禦敌,虽寡而其整足
且与其冗多则易溃,岂如精少而有纪?
此言兵者所以急于以少而击众也。
然羌寇三万,冯奉世必欲以四万人当之;
滑台之役,沈庆之以五千人独救,辞以兵少轻往无益也。
夫众之不可已也久矣,且使先据胜地,用吾长技,以南兵一北兵之三,我未遽不敌也。
至于裹创力战,更进迭出,以南兵三而支北兵之十,则我始惫矣。
故掩其间道,冲其方虚,如李绩以数千而袭碛石,曹公潜行而倾乌巢,则寡可用,是出奇之策也。
伺其尘起,击其阵动,若谢玄因其众乱而济师,韦孝宽乘敌小却而取胜,则寡可用,是伺间之策也。
其次则伏戎于莽,阻隘而邀,若慕容垂隐千兵于深涧,于谨匿轻骑于丛薄,则寡亦可用,是据险设伏之策也。
今将用出奇之策与,则敌坚而未易入,入而无后援,则何以返?
陈庆之跳身独返之事可监也,而可冒进哉!
将用伺间之策与,则敌诈而名谲,谲而有不审,则堕其计,是栾枝曳柴阳遁之事可戒也,而可轻袭哉!
独有据险设伏,鼓儳而出,则恐关隘崎岖之地,陂湖洳沮之中,鸷匿而狙击,必能以一而殪十。
然边隘遥阔,蹊隧纵横,一所纵漏,便见侵轶,亦岂足为却敌之大计哉!
盖敌之进退系粮之赢缩,而不系其众之少多。
陆抗决堰以阻运,则羊祜虽来而决无成;
苏峻之入,郗鉴故断粮道而制之,则温峤深以为然。
此皆深见夫兵势,是以不畏其鸱张。
今敌以众大为轻兵,以厮养贰正卒,其所赍持,终朝可待。
若扼其津要,抄其积聚,深沟固垒,野无所掠,纵能复出肆扰,亦必歛退遁巡。
然曩者寇犯清河,晨济桴筏,缠系浮梁,既苦于兵力不加,而不毁荡其粮舰。
迨其深入吾地,驴驮负载,复困于闭营拒守,而不暇出邀其刍车。
夫不能梗其糇粮,则虽众且未足以决胜,而况能用寡哉!
故今之所谓用寡,独有昼则扬兵,夜出斫营而已。
夫斫营而捷,仅足以挠其寨栅,未能为轻重也。
况敌方出没淮漘,规图雄据,使其家基牢固,则尚烦胜算驱攘。
故今日且当厚集其师以待之,速图召募以益之。
若夫求批亢捣虚之法,讲经足利兵之制,而欲以少击众,则迟之法立诛必而后使之可也。
夫省馈莫如营屯,因屯可以实基。
孔明恨粮少而不伸,始因杂耕而谋久驻,营屯之利其来久矣。
然近地之屯易,而并边之田难。
武帝置田官于朔方矣,充国留屯于金城矣,当时幕南无匈奴湟中少羌寇,故其屯易。
枣祗田于许下矣,邓艾田于陈项之间矣,夫魏之边面在合肥,陈项为内郡,汝许乃都邑也,皆非兵冲,则其屯亦易。
羊祜田于襄阳陆抗兵在江陵,几于南矣。
然两垒交兵,皆先约日,不为掩袭,屯亦非难。
今包占宽赊未易尽取,而川原虚旷冲突无常,将踵卫人之迹开芍陂之屯与,则今之安丰烽燧之郊也。
将袭曩年之旧复柘皋之屯与,则今之巢县羽檄之林也。
故招辑流庸,省简戍逻,议者以屯为急;
而忧其抄略,惧其奔散,议者复以屯为难。
然而民之避逃者,不可使久无所凭也;
田之荒莱者,不患后无以偿也。
冒绝障之地、捐耕犁之费而规耕殖,于今诚难矣;
就近江之郡、择绝险之处而置堡聚,或尚可用焉。
昔魏人田于皖城吕蒙忧其一熟则难制,尽死力而除之者,盖皖城魏之所必争,于其必争之所而开垦焉,则必不容于成立矣。
祖逖或一处得十馀部,或一堡得数百人,随其大小以置邬,而石勒为之歛戍焉。
盖邬聚之所不备,于其不备之所而经理焉,庶其易于鸠聚矣。
既使亲子弟督耕,而又伪相抄略以明其未附,是兵力寡弱亦未能固也。
既使丁夫战于外,老弱穫于内,或有急速,不免烧谷而逃,是防捍未设亦未能保也。
之置邬长也,有流人,有归附。
李矩、郭默皆流徙之渠帅,皆取之,是非得部曲之豪杰亦不能统也。
之于邻敌也,阴为疽食浸淫而阳与交通互市,由此而后公私始获丰赡,是非与之和终亦未能就也。
故有重兵要遮则可屯,有藩篱固护则可屯,狙诈作使则可屯,息兵数年则可屯。
有此四者,则保淮之至计也。
夫敌长于野战,我工于城守
刘贶严尤为未详,谓秦人筑长城为中策。
城之为利,自古然矣。
三国六朝城守,有今日两淮之边面。
昔魏之重镇在合淝,孙氏既夹濡须而立坞矣,又堤东兴以遏东湖,又堰涂塘以塞北道。
然总之不过于合淝巢县之左右,力遏魏人之东而已。
魏不能过濡须一步,则建邺可以奠枕,故孙氏之为守易。
东晋未全失山东,宋犹有彭城,故自晋至宋皆以寿阳为重。
魏寇少至,则淮泗诸郡坚守以待救援,大至则发民而归寿阳
寿阳不陷,则魏兵虽深入,终忧援兵之突至,又况前有彭城,故为守易。
齐既择人以守寿阳,又有朐山在其东,故守亦非难。
今敌出汴口则盱眙重,由盱眙则天长棘矣。
出涡口则濠梁重,由濠梁滁阳、六合棘矣。
出颍口则安丰重,由安丰则合淝、历阳棘矣。
是以古者重镇当前,敌不敢蓦越。
顷虽四镇固守而未能遏深侵,今若求为不败之计则必守,求为必守之计则皆当城
故凡敌所过郡,议者以为板筑皆不可缓,而欲于某县作垒以蔽庐,于某所立壁以援山阳
然百堵皆作,万杵并举,穷民之力,趣办难矣。
盖地有当捍患而宜速建筑者,力有未暇及而且缮治者。
青涧左可以致河东,右可为延安之捍。
种世衡知其为障塞之冲也,故身犯矢石而卒城之。
太原城大而役难兴,贼未至则先自困。
李光弼知其役不易举也,作堑数万增垒而已。
世衡之事用于要会之地,而临淮之法可祖为补葺之规。
择今控扼之最切者,程土物,计斤板,燃脂力作,昼夜不息,则不可筑者,不至于后时矣。
傅联其疏罅,增培其卑薄,环之以沟堑,益之以楼橹,则未及尽治者,亦可以支敌矣。
此门户之急,而非可以空谈置者也。
若以为费大而不赡,则李光进之修受降裴度之城淮西,皆师老粮匮覆竭不继之时也,岂必有余力哉!
以为期迫而无及,则杨朝晟筑三城以二旬,郭崇韬新城以六日,皆穷边疏恶四面拒战之时也,岂常得从容哉!
李绦有言:「财用尽更来,事一失难追」。
此时务之至急者也。
虽然,知其所以攻则得其所以守。
缚楼至天,吹唇动地,百道齐攻,肉薄而登,今敌之攻不及矣。
然昨者樵采不给而去,今谋出没矣。
昨者攻具犹未办,近者临冲渐集矣。
负户而汲,穴地而处,苦战至于六旬,土落不过数十,今我之时亦不逮此矣。
然昨者我虽闭壁,时亦挠劫,今敌知所堤备矣。
昨者彼虽逼垒,时去复来,今谋必又巧矣。
故警逻不懈则可守,储峙有余则可守,众心成城则可守,将不骄盈则可守。
合此五者,则贤于长城矣。
夫古人制官而后用民,后世用民而后议官
世谓用兵则必先省官者,盖亦后世之论尔。
昔管子之治齐,为士者几,为大夫者几,凡食于齐国者,无有一人之滥也。
故其兵车徜徉天下,未尝告乏焉。
岂其所以治官者,即其所以强兵耶?
故爵不踰德也,禄必酬勋也,事必称食也,未有不如此先治其国而能用其人者也。
韩非子疾治国不务任贤,返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上。
韩子未知古人所以为国也,而必出浮虚之蠹,而后用介胄之士,盖略近焉。
吴起相楚,捐不急之官,废公族之疏远者,而后平百粤,却三晋。
商鞅为孝公定令,无功者虽贵而无芬华,秦人行之,卒蹶六国焉。
然后知国未有不趋于实而能强,官未有浮于事而能实也。
惟实故强,故其国无事则民力富,有事则兵食饶,此所谓先制官而后用民者此也。
后世上下日趋于奢广矣,其名器惟恐不轻,其恩泽惟恐不厚,其饩廪惟恐不丰。
凡所以习天下于汰侈者,既相与为安利矣。
故其国无事则耗蠹而无艺,有急则乏匮而不充。
是以自唐以来皆因用兵调度不给,而李吉甫、杨绾始思省官清吏以救之,所谓因用民而后议官者此也。
夫天下本不可有幸位也,有幸位则民力不纾;
不可有滥予也,有滥予则劳民不劝。
民力不纾,加之以师旅,则国用蹙;
劳民不劝,用之于战阵,则爵列穷。
是以古有用武之国,亦有无事之世。
约官职,责名实,黜尸素,简不肖,国虽小而尊严朴重,是用武之国也。
流品众,甄叙广,朝以备官为美,人以充位为能,国虽大而贪欲盈厌,是安平无事之世也。
安平无事者,不可用之于有事。
而真欲有事于四方者,朝会不敢华,亲戚无私授,后庭无罗绮,金玉散之戎士,而后其兵始出焉。
今黄金玉带充牣于无功之室,浆酒藿肉澜翻于苍头之家,举凡盈溢宽赊之事,洋洋然,济济然,与一世共之,而兵用焉。
得非以安平无事之规模而趋艰难用武之事功耶?
故欲节约之,裁省之,则上惮于伤恩而不忍夺,下忧于贾憎而不敢言。
虽拿兵不解,供馈不给,而执事者犹以为毋动。
盖制国之本末所从来久矣,而一旦之罪也。
呜呼!
如此而欲耀威外侮,肃清大憝,难哉!
夫朝有变色之言,则士有攘袂之勇。
主上一日出令曰:名器太滥,员阙太增,取凡宫省禁掖之恩赏裁其半,勋臣贵戚之俸赐裁其半;
又取祠宫庙岳闲居待次创置之员,郡国名色之俸,一日而尽罢之,约以事平而别议。
大臣宰执又从而遵承于下,凡有挟而来者,皆一切绝勿使进,则岂惟可以丰财,于激昂兴起战士之气多矣。
魏武无功望施,分毫不予。
秦苻坚王猛之子曰:「丞相托卿以十具耕牛为田,不闻为卿求位」。
呜呼,为国如此,兵有不强而财有不乎!
今官无纪极,人有觎心,所谓不稼取禾者以此得之,而竭筋力展勤效者亦以此赏之。
夫物不并锐,力不两周,愚恐不用汉光并官省职之典,不可以持久矣。
昔晋以淝水用兵,遂诏九亲供给、百官廪俸,权可减半,役费军国事并皆停省。
本朝宝元初年则议冗费,逮庆历以后则及恩赐矣。
若曰所得几何,毋庸遽速。
夫怨谤以示弱于海内,则是终于盈溢宽赊而已,况敢论兵强哉!
夫古无汰兵之事而有蒐练之法,后世谓古人民无非兵者也。
子玉治兵,鞭七人,贯三人耳。
盖当时所谓寓兵于农者,约其卒乘之数,寓之于田役之中尔。
及其将用之,则有简稽焉,有蒐狩焉,未必皆可以即戎也。
自汉以后则无法矣,直料民取之而已。
陆逊部伍三部,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兵数万。
惟不养兵,故强则用之,弱则舍之,无所不利焉。
唐自中世始养兵,故兵少不免于募,兵冗复不可去。
五代周世宗及我艺祖以能大饬威律,区分健懦,兵少而国遂强。
今骑卒之骄惰者不可战,新收之短怯者不能战,不亟汰之,国何赖焉?
然今之疲惰十而一二焉,可汰也。
今不止于十而二三,几于十而四五矣。
夫十而四五,是可汰者几半也。
夫汰其半能使兵力强无害也,汰其半不免兵益少,则共骇矣。
盖古者虽配民为兵,其实多力之虎士、禽敌之枭俊则必取之奇杰材豪之中,而闾阎窭人弱丁之所能有也。
故古之英雄欲振其军声者,必先自治其不常有之兵,而后不藉夫常蓄之士。
夫不常有之兵为我用,则疲惰者不择而自去矣。
曹操之兵强也,许褚为之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其人皆淮蔡间所畏惮侠客武士,故曹得之而兵强。
谢玄之兵强也,刘牢之为募劲勇,何谦之徒皆以骁猛应选,号北府兵,能百战百胜,敌人畏之,故谢玄得之而兵强。
齐高欢之初起,兵亦非强也。
高敖曹兄弟为之自练乡曲部里,得东方老等三千人。
当时以敖曹项籍,而其左右亦无不一当百者。
高欢得之,兵又强焉。
夫此三人以能先得夫不常有之兵,使之征伐四克,无藉于所素蓄之卒,故其去留多寡皆不能为轻重。
今天下知兵之不足用矣,而未有能收拾奇才壮士,异其军号,选练校试出于正卒之上者也。
约计两淮襄汉之兵折伤彫耗,分布不敷,又欲从而汰之。
夫愈汰则愈精,智者之所共知也。
愈精则愈少,人情之所未喻也。
使吾朝汰而夕有以益之,犹可以及事也。
朝汰而夕有缓急焉,而其兵未及补,则不几于无兵之可用乎?
夫无兵之可用,孰若有兵而尚可训励哉!
河东军骄,李克用曰:「今四方皆重赏募士,我若急之,彼且散矣。
俟天下稍平,请治之」。
克用斯言近姑息矣,要之亦有见焉。
夫势急则计生。
今何不重设赏格,亟募四方之伉勇耶?
得伉勇二三万人自为训练,不相参杂,则今之兵中庸者可变化,其怯下者直斥之无畏矣。
不然,则州兵已发而复归者,且当四集以为声援;
沿江之团结而复散者,所宜联合以严捍防。
不堪擐带者皆无庸弃焉,训而用之可也。
夫此六者,其目也;
议论难一,其纲也。
虽然,亦岂难知哉?
盖大义者,立天下之训也;
至仁者,得天下之本也。
无大义,则何以建立人极?
无至仁,何以迓续天命?
然有以兼爱夫生灵,则祖宗之雠耻不患无时而不能洗也;
有以休息其烦劳,则士习之偷惰不患无时而不能振也。
盖养其民而俟时,则仁立而义在其中;
徇其名而亡实,则仁失而义无所据矣。
故其要在弭争而固本,其势则戒于舍易而求难。
若夫究极其取舍之原,而欲不差其难易之辨,则在于三者而已。
一曰操术欲定,二曰求助欲广,三曰授任欲
何谓操术欲定?
凡欲经略大计,要须先定此心,且前日所以履危蹈难若不获已而为之者何耶?
得非不忍王业之仄陋,冀凭国威以雪积憾耶!
今日既已陈师鞠旅若不可已而欲已者又何耶?
夫亦以屈于时制于力,不容不斟酌进退以息民耶。
夫此心终始一出于为国为民,则功固不可有矜大之色,不效亦不必过有歉然不满也。
盖歉然而感悟,则必引前而监后;
歉然而惩创,则或恐用后以偿前。
引前而监后,则进德之基也;
用后以偿前,则多事之根也。
元昊之役,范仲淹不欲出兵,韩公琦欲大出兵,于是大将违令而好水无功。
是役也,范公仲淹固守观衅于计为长,韩公琦不堪元昊之凭陵,独决策以当之,于是勇过范仲淹矣。
然韩公琦所以大过人者,乃在不求必胜以塞好水之责,而能翻然共守以就仲淹之持重,此其所以卒服夏人也。
颜子,大贤也。
孔子不称其无过,称其不贰过。
盖过则一尔,以为过也而求二焉,则并为贰矣。
王公安石诋流俗而法先民,考其言行不合者寡矣。
然新法卒流患于后世者,失于固而不回也。
况兵,重事也。
虽一胜一负,所失相当,然彼之失亡者未见,而我之创残者共知矣。
既竭国力而为之,而显效未睹焉,于心能不慊然乎?
邓禹之贤犹以疲兵徼胜,以诸葛亮犹不能禁昭烈之东行。
本救一失,乃成二过。
迹其所以,皆由慊然者为之。
不知益之班师振旅,但知义理之当然,初不以为戚戚也。
夫欲弘济艰难,必须有以对越上下。
欲求对越上下,莫若推爱民之心而捐胜物之忿。
且日者边未撤警,西陲事作,虽螗螂怒臂以干资斧,然未易以折箠定也。
曾不三旬,凶渠授首。
已而地奋鸣霆,天垂甘霔,穑事有望,旱势顿苏,不终朝间,人心闿怿。
夫此无故而然也,意者吾君臣之间必有严恭祗惧不复佳兵之意,是以一念感召,天人协应。
夫使常存是心,则何兵不弭?
何事不成?
夫人心所同谓之顺动,动而不顺则祗悔从之。
且今日用兵之骚动,与绍兴遏敌之久长然。
绍兴而主和,虽小人以为耻。
处今日而言战,虽君子以为
人心所同,天意可测,况复所在震摇,莫有固志。
甚者三百年所无之事,忽见于勋家世将之门。
今其幸已歼殄,然此小故也。
夫人之智力岂无不及天之仁爱,乌可使穷哉!
今内修保捍之备,外揽权宜之策。
请和而敌不敢桀,则我不失其故步;
和而敌不渝盟,则我得蓄其余力。
一念之,南北息肩,则可以动天,而况于人乎!
若曰:「敌强,我难遽弱。
只如南北,岂待通和」?
此至言也。
薳启疆有言:苟有其备,何故不可?
但恐议论仆,转更差移,依凭空旷,坐縻岁月,倏忽防秋,胜负无常,国有兵事,三年不解,忧不在边尔。
且夫南北未易混一也,长江未易飞渡也。
敌不复和,亦将何为?
然宁使力有余而惜许和之早,无使力不足而恨议和之迟。
自古惟汉和番,不闻番和汉。
此虽外国之言,然汉高帝、唐太宗皆甘为之,是切不可待之以不足畏而姑付之相持。
相持之日久,难之中又有难焉,则计不纾矣。
既盟之后,主上朝听昼访,广求民瘼,抚疮痍,集流散,恤孤逮寡,优农重谷,勿使琬圭之使驰而疆候弛,鼙鼓之声息而歌颂兴。
君臣上下持此心,如临渊谷,如事上帝,则国命延永,主势尊安,华夏辑睦,顾不美哉!
何谓求助未广?
夫势转急则思之益精,患既深则虑之益至,咨询不遍则无以察议论之偏,图揆未周则无以得事情之
昔费袆往救汉中,于时羽檄交驰,人马严驾,袆与来敏围棋自若。
曰:「君信可人,必能办贼」。
观袆所为,亦何异于谢安
虞喜着论,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大敌,不宜示己有余。
乃知作事虽以静镇为先,静镇必以广谋为本。
今庙胜潜运,庸庶难窥。
若采负薪之谋,则尚多恤纬之虑。
且西土既平,敌气慑夺,和固可必矣。
或谓筑室反耕,奸谋虽沮,彼方愤愧,和或未可知。
天时将热,所余逋寇驱之诚易矣。
或谓堙堑周严,郛闬重闭,既翳行窃步所能入,复恐以小害大而妨于和。
汉东残弊,兵将孤怯,形候蹙弱。
或谓向去御寇,尚可寒心。
某郡糗粮及时而峙积,某所薪刍先期而计置。
旌擢统帅,恩固优矣。
或谓士卒赏缓,他时警息,欲使人津遣流庸,费固多矣。
或谓已去复来,委厄捐弃不绝于路。
淮东之漕运近者水浅舟涸而民重扰,江东之给馈苦于地广民稀而人惮行,以至斥堠不明,失亡隐蔽,楼舰重迟,铠仗不全。
凡此多端,独视难周,独听难遍。
窃谓事之勤劳,本为国家,所四辟公门,无恶下问;
并集良规,以广忠益。
庶几覆塞上通,轻重中节,而喜虚务诞之说不得进矣。
今告猷弗遍于群下,任责独在于庙堂。
庙堂无并包翕受之意,谦虚尽物之诚,以为几谋不密则未免害成,作事张皇则人情先扰,是以一切独运于身而以静镇之。
士大夫幸其不闻不知也,于是习为模棱,以蕲省事,相顾以目,相示以意而不敢言,道路不察,以为上下熙熙,不以为忧,则又浅矣。
庙堂既已独运于身,旰食忘疲,困于力之有限也,于是文书之颁授,案牍之施行,其势必有所归,道路不察,以为胥吏得预于其间,则又诬矣。
要之士大夫未尽谙边琐,然终有忠厚之助,胥吏岂无晓畅事情,预防其干紊之源,涓涓不塞。
近事未远,可不戒哉!
何谓授任未
夫文武一道也。
不知于何代何人,分为二事,离而并行,因使󲦤绅不知兵,兵亦不属之儒者。
夫分而不合,故不经履练亦不能知。
近代惟杜黄裳、裴度能用兵。
黄裳自擢第即主郭汾阳留务大将李怀光已頫首受事。
故当刘辟之讨、动中机会。
裴度自为小官,即佐幕府
元和七年知制诰宣慰魏博,又五年始出讨蔡。
盖始终周旋其间,方建大将旗鼓。
本朝自西事夏竦泾原范雍环庆,最号晓练疆事,皆不能
已而韩、范始身任之。
然当时吕公夷简当国,欧、富、张公方平任论议,文公彦博、庞公皆有重望,尹公洙、田公况又佐翼其间,所谓本朝第一等人无不聚在西陲也,而仅克支吾。
武昭,文德有余,积靡使然。
向微诸公悉力共守,岂特关中惊震而已!
且兵,合变之事也。
儒者所得而学者,有制之兵,可用于守而已。
今寇深于曩日,而谋杂于两端,规模未定,更代徒劳,得非守之时,未免歆羡于战狃和之说,遂并与守而忘之与。
夫未能守则乌可战?
守不固则何以和?
曷若以守为本,以和为,置战于不可轻用,使人皆得以效其智能耶!
今纷纷去来,几于临敌而易帅;
晷刻有限,坐视单弱而莫之为,何以为一旦之备哉?
夫操持定则趋舍不惑,求助广则事情不蔽,授任明则措画有所,舍一难而就百易,何惮而不为?
嗟乎!
共此戚休,如一舟然,往者无及,来者犹可为也。
方靖康敌退之后,海内倾耳以听修戎,意以为必无食顷之暇也,而所见矛盾,各执一偏。
征兵者以和为非,议和者以守为无益,相持未决,而太原之围终不解也,兵翔河上终不悟也。
然则前日之事虽殊绝,今日之举可不监乎!
夫所贵于干将镆铘者,谓其能立断也。
若旷日历久,则为失机矣。
今机未尽而力可施焉,毋诡所难成,毋玩所易迈,毋倚所无备,亟图耆定,保乂皇家,其犹有乎?
《诗》曰:「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易》曰:「断可识矣,焉用终日」。
《孟子》曰:「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夫终夜以思之,不待旦而行之,事其有不济乎?
愚超躐多士,获奉试言之对。
惟当世之务,窾言无实,高论近名,伏念累日,莫识其衷。
窃惟振国之谊,无若尽言为忠。
矧逢侧席急闻之,岂责狂斐献言之僭?
故不揆其愚而卒列之,惟执事裁赦。
观汪青渠所藏嵩山诸碑版拓本六首 其二 东魏嵩阳寺碑 清 · 厉鹗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一
运归贺六浑,悲吟后汉书。
可怜嵩阳寺,赑屃劫灰馀。
邺中怀古 清 · 边浴礼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龙虎谁令出一门,佛狸残祚竟横吞。
酒边筝语元忠策,槊底头颅贺拔恩。
《敕勒歌》终消霸气,晋阳宫远恋英魂。
鼓山石裂珠襦坏,疑冢空传贺六浑
读史四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押翰韵
田成篡齐国,仁义盗一旦。
郦寄卖友生,北军遂归汉。
时危用乌头,钩注有不惮。
况承邺台教,黜忠当用叛。
虽然吾终疑,胡马屡绝绊。
朔方跛脚奴,反覆自憢悍。
世无贺六浑,绍宗孰遗算。
老公方佞佛,𡚬觊合冰炭。
青丝白马谣,江表浩惊窜。
异时的脰乌,吹唇必生乱。
兴亡看镜事,跂踵待鱼烂。
上巳静心斋禊集分得芳字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押阳韵
鷤䳏欲鸣哀众芳,水边暂见春昼长。
主人戒客十日夙,坐我涵风围碧之虚廊。
朝官修禊世所,投帻始敢陪羽觞。
觞中照我宣发色,往事过翼追难详。
梁侯机锋独如昔,尚论禅夺齐兴亡。
知君观物得平等,竹汀故说资发皇众异所语。)
繇来视今即视昔,众誉彭祖吾名殇。
尔朱胡骑昨入,千官天柱尊真王
贺六浑兵出肘腋,颠蹶俄顷畴能防。
南朝萧娘亦莫喜,吹唇万马来寿阳
殷忧庾信叹方始,饥黎稷下餐无糠。
新亭不作南冠泣,何遽曲洧娱徜徉。
病身自掷复自许,正欲卿辈憎醒狂。
可怜液池绿无语,一奁静对琼华妆。
他年尔出劫灰尽,会恐文字同沧桑。
晋问四首 其四 清 · 严遂成
五言绝句 押屑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四
中流横楼船,雁飞箫鼓咽。
一夕贺六浑,移之使断绝。
文宣帝受禅登极赦诏天保元年五月戊午 北齐 · 邢劭
 出处:全北齐文卷三
无德而称,代(艺文类聚作化。)刑以礼,不言而信,先春后秋。
故知恻隐之化,天人一揆,弘宥之道,今古同风。
朕以虚薄,功业无纪。
昔先献武王值魏世不造,四海幅裂(此句从《艺文类聚》补)九鼎行出,祭器无归(此句从《艺文类聚》补)
乃驱御侯伯,大号燕赵,拯厥颠坠,俾亡则存。
文襄王外挺武功,内资明德,纂戎先业,辟土服远。
年逾二纪,世历两都,狱讼有适,讴歌斯在。
故魏帝俯遵历数,爰念褰裳,远取唐虞,终同脱屣。
实幽忧未已,志在阳城,而群公卿士,诚守愈切,遂属代终,居于民上,如涉深水,有眷终朝。
始发晋阳,九尾呈瑞,外坛告天,赤雀效祉,惟尔文武不贰心之臣,股肱爪牙之将,左右先王,克隆大业,永言诚节(《艺文类聚》作诚烈。)
共斯休祉(《艺文类聚》作庆然)
三皇存教,非易可免,七名改咒,庸可庶几(四句从《艺文类聚》补)
思与亿兆同始兹日,其大赦天下。
武定八年天保元年
其百官进阶,男子赐爵,鳏寡六疾义夫节妇,旌赏各有差(《北齐书·文宣纪》,《艺文类聚》五十二。)
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公名□,字显俊平阳泰平人,盖虞舜之苗裔,田敬仲之后也。
舜有康哉之唱,敬有和鸣之应,德徽书史,道合无名。
自兹以降,世阜哲人,龟组继袭,英声不朽。
公资黄中之雅气,禀川岳之粹灵,苞一德于怀抱,渊万顷于匈衿,操节端华,风神雅峻,博学多通,无所成名,振徽音于绮岁,播九德于冠年。
岂伊一日千里,实曰王佐之才。
解褐奉朝请
于时女后称制,权移外戚,党树私门,谋危王室。
公乘义发愤,肆忠奉国,结周公河西之略,咨义真折角之耻,挂冠辞阙,杖剑归乡,虎步方州,翘心日角。
孝庄统历,摄履还朝。
帝嘉乃功,用优勋赏,封泰平县开国子,除晋州别驾
永安云季,元凶伏罪,残丑遗烬,更相鸠率,始资贾诩之计,终成李郭之举,责罪宣平,交兵象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
大丞相勃海王德隆齐晋作牧唐都,志存匡合,克剪封鲸以公器宇渊亮,民望所归,特申情抱,委以经谋。
公深识时雄,罔计强弱,豹变从时,应机而起,毗文赞武,专按剑之功,帷筹野战,参断鳌之力。
长蛇既剿,龟鼎惟新,策勋有典,式酬功效。
进封永安侯食邑千户,拜车骑将军度支尚书,俄迁都官尚书
公位居省闼,职在枢机,竭忠奉上,庶情求瘼,奖进英贤,纠废奸慝,宿滞必申,颓纲由整。
今上德配玄黄,融齐日月,鉴殷徙御,未遑外略。
秦陇放命,此凭陵,驱率戎虏,扰我生民,汾晋边遐,偏被其毒,惟捍所寄,事符贤桀。
乃以公为汾州刺史,寻转晋州刺史,车骑侯如故。
公秉麾出阃,佩锦归乡,明赏罚以劝元戎,敷仁泽以字黎庶,乘机迭出,智勇兼奋。
□聿未周,奸渠遁迹,百城旆檡,四民暑堵,敢饭之谣不息,安居之咏更新;
李牧御边,细侯治,不能尚也。
又燕司失驭,编荒作逆,连黑山之众,峙黄巾之势,纵横海表,陆梁幽冀,震感皇衷,命公是讨。
公运六奇于帷幄,忘七尺于戎行,探淮阴平赵之略,协段颎破羌之谋,广张旗帜,厉怒三军,纷纭驰突,遂夷凶丑。
凯旆而归,增隆宠秩,拜仪同三司
韩地边险,绣连蛮楚,夏风攸改,剽伪成俗,密人不恭,鸱张溪壑,黠虏因资,玩威疆场,历政为鲠,莫能芟遏,百姓雕伤,流离略尽。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惟边┙之须才,终朝忘食,夜分不寝,以公略不世,德效累彰,除残拯溺,非莫可加,拜骠骑大将军颍州刺中史、大都督颍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开国如故。
公深惟臣辱,职不求易,憘遇槃根,薄言来践,轻赋敛以阜民财,劳吐握以招贤俊,严治烽候,宿旅轻肥,榷火或举,豹骑争先,鬼出电入,枭囚万计,赏不逾功,罚必当罪,人物辐辏,襁负云归,玉烛登年,弦歌不息。
亦既芟夷世难,功济民生;
复惟舟梁苦海,运兹迷溺。
敬崇三宝,翘翥九劫,望维卫以虚心,念毗耶而延伫。
此地实为高敞,眺实遐隆,远山岳,迩带池阎,惟旬和宅,谅神基之净土。
平阳太守颍川太守使持节秦州刺史洪雅,摄情物外,宅志道场,爰建精庐,郁兹形胜。
水火亟交,年岁攸积,龙宫梵室,雕落朽故。
公乃勉率僚佐,肃心营造,远访名工,穷尽巧丽,建七层之宝刹,写双树之光仪。
金琼叠照,朱紫联华,长郎四密,广夏清疏,名僧远萃,大法津流。
凭此至诚,仰愿皇帝陛下祚隆天地,齐光九劫,化渐三途,率偕四果,□曰誓勖,顺终如始。
有灭有生,无亏八万之因;
无生无灭,济此娑婆之苦。
湛露易晞,贞刚惟久,式裁金石,永昭不朽。
作颂曰:
惟圣之后,达者克昌,代绾圭组,世有兰芳。
挺兹明德,隆赞霸王,齐管、范,闲步萧、张。
弱龄聪璿,岐年秀发,藉荫圣童,徇齐初月。
疾恶如风,趣善如蹶,百行斯兼,三省无阙。
作牧西蕃,君临南甸,荒服来庭,鲸鲵由剪。
政行保鄣,化《豸厌》丝□,大启千乘,职联三铉。
发扬拯压,开职道蒙,飞甍架雨,宝刹分虹。
月光照曜,日映玲珑,业兹世福,永树来功。
维大魏兴和二年龙集庚申(下缺。碑拓本)
冯翊王修平等寺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十
盖□功惟(下阙)通言□□在自□成□□□阐鹫山。
大则照神光于大千,微则总百亿于微介。
乘权授手,津被尘沙,有感斯应(下阙)
亦□□于西林,□教□于东夏
真□□广灵□再兴,不有觉人,孰弘斯道。
至若拔山移海之力,复夏兴周(下阙)(下阙)侣或负气□门□叶累世;
或神化淡泊,百祀千龄,莫不委骨高于山岳,屑泪多于河海,共转轮回之苦,同归□月(下阙)彼岸平等寺(下阙)永平中,造定光铜像一区,高二丈八尺。
永熙年金涂讫功,像在寺外,未得移(下阙)(下阙)大殿正屋(下阙)(下阙)□邑为豺狼之窟,皇居成战斗之场,四海分崩,八宏沦丧,人物将尽,盛(下阙)神武皇帝(下阙)先天奉时观□□休。
于是虎视豹变,鹰扬鹊起,补西北之亏天,纽东南之缺地,大拯苍生,康兹颓俗,崤函西割(下阙)帝城(下阙)烽□几甸机冲□仑褫便使七政难齐,衣冠道缺,将令五礼愆制,谋迁协于卿士,卜徙以决蓍龟,上天克从,大同□□皇舆□□□□□移,恐洛遂空,城寺□毁。
铜驼之术,无复连镳,金马之门,宁闻待诏,荒凉宫室,禾黍生悲;
寂寞池台,丘墟流叹。
高祖以王业草创,□□□□志去门泥,观兵故洛,见象瑰奇,神征屡感,庄严具足,相好如真,若出崛山,犹居祇树,时流运谢,隐晦□纪。
遂□□□□□□花净□青莲,未迁福地,达人弘道,触物兼怀,发菩提觉心,希无上正果,躬亲致礼,迁像入寺。
登给羽林长□守□。
武定末世宗文襄皇帝□□□□□河洛,历揽周京,睹佛仪相,世未尝有,身色光明,实所希妙,崇申礼敬,广施军资,增给兵力,因□□□□□代骤改□□非固□石□□□庐易毁,詹薨倾□,结构崩颓,驳癣上于雕梁,青苔衣于藻井。
游尘积座,等形住于慧禅;
草莽生怀,□神留于智崇。
行□□□□□□枯□□之内为茂草。
太宰河阳道大行台录尚书事、冯翊高润,即神武皇帝之稚子,文襄、章烈、孝昭、武成四□□金□□□之懿□禀精瑶室,分萼邓林,睿气所膺,诞兹英哲。
可谓昆山之上,美玉挺生,瀛海之中,明珠间出,迥□□□自(下阙)数伪崖岸平□□□非梁燕之俦,富学岂简平之背。
既能调通四气,宣导三光,鼎餗由其致和,礼教因之敬洽。
飞□□问忠□树声致福(下阙)土宇受脤而静,关河德若膏苏,恩同云雨,出军命将,必禀策以折冲;
掠地屠城,会咨谋于帷幄。
王既通□□二洞□三□□知佛(下阙)不究竟护浮□于苦海,㰕宝□于金河
自推毂专行□戎奉律,治兵余暇,降志弘道,鸣鸾展礼,暂驻騑服。
俄见绣雉飞于梁□,文狸起于□中,叹净宫之雕毁,嗟伽蓝之落构,永言旧事,思用修复。
割舍侔于布金,穷材磬于文梓,匠人单五郡之妙,画绘极□土之奇,峥(下阙)虬纠于鲸栋,扶凤竦于虹梁,类玄圃之银楼,等蓬莱之玉阙,天衣容裔,扬三铢之重,像色□□□十力之(下阙)始可言矣。
寺则负彼崇邙,面□清洛,右依城雉,左滞洪陂,嵩岳拥其前,灵河行其后,望(下阙)兴贤□胜地真粤福田。
于是苦行异人,慧心高德,皆通九部,咸晓二禅,乃振锡来仪(下阙)成田高山亏而□□□丰碑宜勒,铜柱须标,徽猷盛事,无殒长叶。
其词云:
(上缺)同归。
大师□□,空播音徽(其一)
彼岸须登,宝舟宜运。
劫石期尽,饥肤何吝。
圣帝英王,□□□□(其二)(下缺)
(上缺)是属贞明。
琼宫□气,瑶室和精。
氛氲降祉,生此人英(其三)
慧剑既佩,诫诛是□(上缺)
兴,干云临旭(其四)
雕梁□柱,□壁丹栌。
朱扉玉砌,青琐金铺。
风鸣韵铎,日照和珠,高山仰□(其五)(下缺)
(上缺)□城隩润。
招提是构,□□□□。
三乘七觉,衢导是问(其六)
山亏一匮,海涸三田,殷墟阒寂,周室(下阙)
齐武平三年□辰八月十五日刊。
孝静帝下诏禅位 北齐 · 魏收
 出处:全北齐文卷四
三才剖判,百王代兴,治天静地,和神敬鬼,庇民造物,咸自灵符,非一人之大宝,实有道之神器。
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历圣重光,暨于九叶
德之不嗣,仍离屯圮,盗名字者遍于九服,擅制命者非止三公,主杀朝危,人神靡系,天下之大,将非魏有。
赖齐献武王奋扬灵武,克剪多难,重悬日月,更缀参辰,庙以埽除,国由再造,鸿勋巨业,无德而称,逮文襄承构,世业逾广,迩安远服,海内晏如,国命己康,生生得性。
相国齐王,纬文经武,统兹大业,尽睿穷几,研深测化思随冥运,智与神行,恩比春天,威同夏日,坦至心于万物,被大道于八方,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外尽江淮,风靡屈膝,辟地怀人,百城奔走,关陇慕义而请好,瀚漠仰德而致诚。
伊所谓命世应期,实抚千载。
祯符杂还,异物同途,讴颂填委,殊方一致,代终之迹斯表,人灵之契已合,天道不远,我不独知。
朕入纂鸿休,将承世祀,藉援立之厚,延宗社之算。
静言大运,欣于避贤,远惟唐虞禅代之典,近想魏晋揖让之风,其可昧兴替之礼,稽祇之望今便逊于别宫,归帝位于齐国,推圣与能,眇符前轨。
主者宣布天下,以时施行(《北齐书·文宣纪》,案《高德政传》云,德政白帝魏收至。令撰禅让诏册,九锡。建台及劝进文表,《魏收传》云:齐将受禅,杨愔奏收置之别馆,令撰禅代诏策诸文。)
手题募格书背 北周 · 韦孝宽
 出处:全后周文卷六
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周书·韦孝宽传》。神武攻玉壁,射募格于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德行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孝宽手题书背,反射城外。)
北齐兴亡论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出处:全隋文卷十六
或问主人曰:「往者人失御,六合
河朔关右,剪为二国。
永熙西道,天平北巡。
两朝先主,分陕而霸。
龙战虎争,多历岁祀。
既而水运值竭,天禄永终。
齐室比迹于唐虞,周人踵武于汉魏
齐有五帝,周易四王。
并才逾二纪,相继而灭。
若其元首膺期,股肱命世。
立极补天之业,铭常镂鼎之功。
至于暴君南面,孽臣作辅。
民怨神怒,国殄祀绝。
易世之由,虽传之耆旧,载于史策,通人雅旨,其详可得闻乎」?
主人应之曰:「吾少仕朝,晚归周室。
因而学业,历兹永久。
雅好博古,虽欲拟议。
近世治乱,粤可略陈。
魏正光,牝鸡司旦
尔朱荣乘衅内奰,滔天泯,馀烬跋扈,挺祸王城,海内生民,若崩厥角。
齐高祖神武皇帝,天纵英明之略,神挺雄武之才,龙摅豹变,投袂而起。
四明昆弟,大会韩陵。
蚩尤风雨之兵,若新都犀象之陈。
彼曲我直,天实赞之。
日未移晷,大歼丑族。
然后拔立宗枝,入纂皇统。
群后成务,天下晏如。
但芒刺成灾,震逼为梗。
居郑流彘,去而不入。
迁鼎旧邺,国命维新。
朝章国宪,灿然毕举。
渭南失律,似乌林之丧师;
洛北先鸣,同官渡之凯入。
虽天命有归,而尽于北面,方之魏武,具体而微。
文襄嗣业,始逾弱冠。
瑰环杰之气,足称负荷。
宾礼时秀,驱驾群雄。
内外肃清,朝无秕政。
侯景背恩弃义,狼顾汝颍,萧衍失信幸灾,蚁聚彭汴。
于是谋臣运策,猛士推锋。
涡阳之役,凶渠匹马南逝;
寒山之战,吴卒只轮不返。
王思政入据长安,淹历岁时,神旗暂临,如风埽箨。
三秦勍敌,闭关自守,五湖之长,革音请命。
魏孝静以天历有在,鼎祚将遗,大礼备物,率由旧典,允恭克让,推而弗居。
祸生非虑,匕首窃发。
尔其弗凶剪暴,刚断英峙。
天崩地拆,堂构阙如。
嗣子幼冲,未堪多难。
文宣虽云外弟,少乏令名,人望所归,便见推奉。
于时政有彝伦,朝多俊乂
爪牙皆韩、白之伍,心腹尽良、平之俦。
外静方隅,内康庶绩。
主之不才,四海弗之觉也。
洎乎受终文祖,燎天改物。
兵强地广,国富刑清。
发号施令,必师古始。
信赏必罚,如有四时。
年谷屡登,灾害不作。
敌人窜迹,郊境无虞。
天保受命,迄于五祀。
黄初泰始,不能远尚。
爰及中年,诞纵昏德。
以万乘之贵,为长夜之饮。
散发视朝,肉袒听政。
手行刳剔,躬运矛鋋。
宠狎佞谀,亲爱凡鄙。
出入市廛,游走衢路。
太保高隆之,佐命元功,庙廊上宰
仆射高德政,龙潜宾友,帷幄重臣;
卫尉卿杜弼,硕学伟才,拔萃出类;
光禄大夫元景,风流儒雅,师范搢绅;
或赤族见诛,或丹颈为戮。
并直言窃叹,毙于谗□。
自馀名士良臣,非罪遭命。
淫刑以逞,不可殚言。
刘曹以还,逮于僭伪,受命称帝,未有若斯之惨者也。
赖有尚书令弘农杨遵彦魏太傅津之子也,含章秀出,希世伟人。
风鉴俊朗,体局贞固。
学无不纵,才靡不通。
裴、乐谢其清吉,应、刘愧其藻丽。
温良恭俭,让恕惠和
高行异才,近古无二。
有齐建国,便预经纶。
军国政事,一人而已。
诘旦坐朝,咨请填凑。
千端万绪,令议如流。
剖断部领,选举人物。
满室盈庭,永无凝滞。
虚襟泛爱,礼贤好事。
闻人之善,若己有之。
智调有馀,尤善当世。
谮言屡入,时寄无改。
每乘舆四巡,恒守京邑
凡有善政,皆遵彦之为。
是以主昏于上,国治于下。
朝野贵贱,至于今称之。
俄而文宣不豫,弊于趋孽。
储君继体,才历数旬。
近习预权,小人并进。
杨公虑有危机,引身移疾。
幼主若丧股肱,因相敦勉。
乾明之始,难起戚藩。
变成倏忽,殒于殿省
《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悴』。
君子是以知齐祚之不昌也。
孝昭地乃密亲,位居元辅
有姬公之戚,无复子之心。
亦由王弱时艰,虑深家国。
当阳正位,事出权道。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
沈深谨厚,实有君人之望。
时甲卒强盛,财力殷阜。
乃眷西顾,恒有吞噬之心。
兼以天保之后,惩其淫纵,不迩声色,不事晏游,孝于太后,笃于昆季,慎惜名器,爱养黎元,后庭嫔嫱,皆是藩邸之旧,数不盈十,竟无私宠。
特解吏事,尤好礼容。
但政苛碎,暗于听受。
降年不永,期岁而崩。
大渐维几,黜其元子
武成母弟之亲,入主宗祐
而少禀凶德,不孝不仁。
龙攒在殡,泪不承脸。
太后之丧,亦不哀哭。
才及公除,便衣缝裘。
纵侈荒淫,不知纪极。
甘酒耆音,夜以继昼。
和士开者,素有和氏之庶孽,其面目亦似胡人,轻薄凡猥,为衣冠所弃。
武成在田之日,引为参将
闻好弹胡琵琵,亦解歌舞,一面之后,便大相爱悦,恒在卧内,同食共寝。
淫秽之事,无所不为。
天保之世,文宣知其如此,顿鞭二百,徒配长城。
后遇赦得还。
武成右丞相,久别得还,恩盼愈厚。
信宿之间,赏赐巨万。
及践大位,亲顾弥隆。
爰自黄门,渐至端右,尽娱侍,略不休停。
就令暂出,便追骑相寻。
士开作威作福,略无顾惮。
恩宠势望,熏灼朝野。
恣性贪淫,人伦少例。
心如溪壑,行均犬豕。
甲第当衢,侔拟公室。
富商大贾,朝夕盈门。
朝士无赖者,亦竞相谄媚。
或送婢妾,或进子女。
筐篚苞苴,烟聚波属
士开葬母,倾朝追送。
谄谀尤甚者,至悲不自胜。
浇薄邪佞,爱逾弟兄。
名贤素士,略不交言。
其所荐延,奏无不遂。
荣枯进退,定于俄顷。
于时下陵上替,奔竞成习。
士无贵贱,风节顿尽。
赵彦深阿谀顺旨,俯首怀禄。
元文遥器能先见,不敢措言。
此外群官,靡衣偷食。
齐室大坏,其原始于此矣。
河清之末,长彗为灾。
太史奏言,须有禳救。
武成便自称太上,传位后主。
胡长粲以从舅之亲,冯子琮姨夫之戚,俱受寄托,并当枢要。
或性识庸近,或意怀险薄,皆不学无术,智能浅短。
天统末年武成即世,和士开一相处内,自拟伊、周。
太尉录尚书事、赵郡王睿,明德茂亲,聪爽俊悟,藩王之内,时望隆得,以士开凶丑,宜加屏黜,入践青蒲,谠言规谏。
少主聪察不类成、昭,母后才明异于马、邓。
士开礼于疏行,长粲为其谋主,遂使密戚贤王,绞缢以戮。
虽遐迩胥怨,愚智同愤。
而依托城社,未如之何?
数载之间,肆其秽行,与冯子琮夫妇,鬻狱卖官。
三家府藏,贿货山积。
凶愚子弟,并处高资。
更相货易,择而后授。
司徒琅邪王俨,年甫十四,兼领宪司,愤其所为,切齿忿咤,执送南台,异其身首。
子琮以构扇两端,一时依法。
二凶俱剿,朝野晏清。
京师市里,舞蹈成群。
梁董之庆,不足斯比。
琅邪心实去恶,迹乃陵上,不容于时,俄而赐尽。
自兹已后,政道弥昏。
高阿那以牧圉之勤,重其佞媚;
韩长鸾以韝绁之能,其趋走。
又有女奴陆氏,出自掖庭,凶智狡算,举世无匹,以保母之恩,特见尊宠,六宫谓之世师,人主以为内相,舞弄王法,掩塞天听。
庆赏威刑,出于婢口。
顽嚚弟侄,布于列位。
帝戚皇支,不能及也。
陆子骆提婆者,出于皂隶,本是𫖇工,愚暗庸短,仅辩菽麦。
与韩高之徒,共持国柄。
宣淫肆暴,甚于和氏。
穷极富贵,转日回天
愚薄之伦,折枝舐痔。
轻者进货赂,甚者绪婚姻。
朝廷混然,无复廉耻。
清贞守道,更被嗤怪。
汉世张、赵,不能喻其万一,晋朝贾、郭,未足比其锱铢。
斛律明月属镂之锡,冤动天地。
崔季舒、龙逄之戮,痛切幽明。
如以内参年少阉官之属,亲狎宠私,盈满宫禁。
干预政事,剽掠生民。
黔首呼嗟,以日为岁。
其反道违常,速亡趋灭。
事非一绪,不可胜陈。
后主自生宫闱,长于尼媪
不接端士,不见正人。
朝夕咨诹,罕闻调护之客。
便烦左右,莫匪刀锯之馀。
飞鹰走狗,荡其心虑。
丽色淫声,乱其耳目。
论功德者,羲轩无以尚;
述钦明者,称尧舜不能逾。
才智之士,弃而不任。
假有名级,备员而已。
宪章纲纪,荡然无馀。
鱼烂土崩,以俟勍寇。
周武大捷平阳,乘虚除入。
将有降心,士无斗志。
前世耿贾之雄,俯眉顿颡;
先朝貔虎之锐,敛气重足。
晋阳如拾芥,攻邺宫犹振槁。
万里百城,交臂屈膝。
南极江淮,北尽砂塞,西界函谷,东至沧溟,府帑粟帛之饶,兵革士民之众,齐之所畜,尽为周有。
不亦哀哉(《文苑英华》七百五十一)
东流 清 · 洪亮吉
欲要君,四十启(叶)
欲争君,二千骑。
东帝不成作西帝。
征途歔欷,悲啼勿啼。
君心有南北,此水无东西。
水东西,犹入海,魏东西,天命改魏孝武帝丞相高欢西依宇文泰上帝四十启不省率二千骑逆中途谓侍臣日此水东流而朕西上因流涕泣下帝至关中复与丞相泰有隙饮酒遇酖而殂)
请封东岳 唐 · 裴漼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
臣闻道协乾坤。圣人之元德。
功存礼乐。王者之能事。
故旁徵前载。博考鸿名。
躬历数之期。遇天人之应。
莫不发号施令。升中合符。
泽浸黎元。以茂声实者矣。
维开元神武皇帝陛下握符提象。出震乘图。
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
梯航接武。毕尽戎夷之献。
耕凿终。不知尧舜之力。
恶除氛沴。增日月之光辉。
庆袭休荣。杂烟云之气色。
灵物绍至。休祥沓委。
江茅将鄗均芳。双觡与一茎齐烈。
固可以稽典训。设坛场。
悉符瑞之美。荅神祇之贶。
谦而不发。虽在于圣心。
理则难辞。孰违于天意。
臣幸遭昌运。谬齿周行。
咸申就日之诚。愿睹封峦之庆。
无任勤恳之至。谨于朝堂奉表陈情以闻。
大唐封祀坛颂725年10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一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皇帝六叶开元神武皇帝再受命致太平。乃封岱宗
禅社首。凿石纪号。
天文焕发。儒臣志美。
立碣祠坛。曰。
厥初生人。俶有君臣。
其道茫昧。其风朴略。
因时而欻起。与运而纷落。
泯泯没没。无闻焉尔。
后代圣人。取法象。
立名位。衣裳以等之。
甲兵以怛之。于是礼乐出而书记存焉。
反其源。致敬乎天地。
报其本。致美乎鬼神。
则封禅者。帝王受天命告成功之为也。
阅曩圣之奥训。考列辟之通术。
畴若天而不成。曷背道而靡失。
由此推之。封禅之义有三。
帝王之略有七。七者何。
传不云乎。道德仁义礼智信乎。
顺之称圣哲。逆之号狂悖。
三者何。一。
位当五行图箓之序。二。
时会四海升平之运。三。
德具钦明文思之美。是谓与天合符。
名不死矣。有一不足。
而云封禅。人且未许。
其如天何。言旧史者。
君莫道于陶唐虞舜。臣莫德于皋陶稷离。
三臣备德。皆有天下。
仲尼帝王之书。系鲁秦之誓。
明鲁祀周公用王礼。秦承伯益接周统。
孔圣微旨。不其效与。
然秦定天下之功高。享天禄之日浅。
天而未忘庭坚之德也。故大命复集于皇家。
天之赞唐。不惟旧矣。
其兴之也。元灵启迪。
黄祇顾怀。应归运以义举。
抚来苏以利见。濩也无放之惭。
武也无伐殷之战。高祖创业。
四宗重光。有德格天漏泉。
蒸云濡露。菌蠢滋育。
氤氲涵煦。若天地之覆载。
日月之照临。溥有形而希景。
罄无外而宅心。百有八年于兹矣。
皇帝攘内难而启新命。戴睿宗而缵旧服。
宇宙更辟。朝廷始位。
盖羲轩氏之造皇图也。九族敦叙。
百姓昭明。万邦咸和。
黎人于变。立土圭以步历。
革铜浑以正天。盖唐虞氏之张帝道也。
天地四时。六宫著礼。
井田三壤。五圻成赋。
广九庙以尊祖。定六律以和神。
盖三代之设王制也。武纬之。
文经之。圣谟之。
神化之。然犹战战兢兢。
日慎一日。纳规诲以进德。
遂忠良以代工。讲习乎无为之书。
讨论乎集贤之殿。宠勇爵。
贵经明。翼乎鹓鸾之列在庭。
毅乎貔貅之师居鄙。人和旁感。
神宝沓至。乾符坤珍
千品万类。超图溢牒。
未始闻记。我后以人瑞为心。
不以物瑞为意。王公卿士。
俨然进曰。休哉陛下。
孝至于天。政合乎道。
前年祈后土。人获大穰。
閒岁祀圆丘。日不奄朔。
感祥以祈圣。因事以观天。
天人交合。其则不远。
意者乔岳扫路。望翠华之来。
帝储恩。俟苍璧之礼久矣。
焉可专让而废旧勋。偫臣固言。
勤帝知罪。至于再。
至于三。帝乃挹之曰。
钦崇天道。俯率嘉话。
恐德不类。敢惮于勤。
其撰巡狩之仪。求封禅之故。
既而礼官不戒而备。军政不谋而辑。
天姥练日。雨师洒道。
六甲按队。八阵警跸。
孟冬仲旬。乘舆乃出。
千旗云引。万戟林行。
霍濩燐烂。飞焰扬精。
原野为之震动。草木为之风生。
历郡县。省谣俗。
问百年。举百祀。
兴坠典。葺阙政。
攸徂之人。室家相庆。
万方纵观。千里如堵。
城邑连欢。邱陵聚舞。
其中垂白之老。乐过以泣。
不图蒿里之魂。复见乾封之事。
尧云往。舜日还。
神华灵郁。烂漫乎穹壤之閒。
是月来至于岱宗。祗祓斋宫。
涤濯静室。凝神元览
将款太乙。议夫泰山者。
圣帝受天官之宫。天孙总人灵之府。
自昔立国。莫知万数。
克升中而建号。惟七十而有五。
高宗六之。而今七矣。
非夫尊位盛时。明德旷代。
辽阔难并之甚哉。先时将臻夫大封也。
累封疆于高冈。筑泰坛于阳趾。
夫其天坛三袭。辰陛十二。
咸秩众灵。列坐有次。
崇牙树羽。管磬镛鼓。
宫悬于重壝之内。干戚钗殳。
钩戟戣戵。周位于四门之外。
伐国重器。传代绝瑞。
旅之于中庭。玉辇金毂。
翠冒黄屋。夹之于端路。
庶官百辟。羌夷蛮貊。
褒成之后。让王之客。
序立于礼神之场。旄头弩牙。
铁马金镞。介冑如雪。
旗帜如火。远匝于清禁之野。
于是乎以天正上元。法驾徐进。
屯千乘于平路。留偫臣于谷口。
皇帝御六龙。陟万仞。
独与一二元老执事之人。出天门
日观。次沆瀣。
宿巉岩。赤霄可接。
白云在下。庚寅
高祖于上封。以配上帝。
命众官于下位。以享众神。
皇帝冕裘登坛。奠献俯偻。
叶金奏。佾羽舞。
黄钟。歌大吕。
开阊阖。与天语。
清将信公。奉斗布度。
懋建皇极。勤恤苍生。
昭假乎未兆。禳灾乎未萌。
上下传节。而礼成乐遍。
福寿同归。而帝赐神策。
乃检玉牒于中顶。扬柴燎于高天。
庶忠诚之上达。若凭焰而驾烟。
日辔方旋。神心馀眷。
五色云起。拂马以随人。
万岁山呼。从天而至地。
越翼日。尊睿宗
侑地祇。而礼社首。
遂张大乐。觐东后。
国风惟旧。无黜幽削爵之诛。
王泽惟新。有眚灾大赉之庆。
不浃日。至化洽于人心。
不崇朝。景福遍于天下。
然后藏金匮于祏室。回玉鸾于上都
煌煌乎。真圣朝之能事。
而高代之盛节者也。于斯之时。
华戎殊俗。异音同叹曰。
兵合多雨。山峻多云
岂有大举百万之师。剋期千里之外。
及行事之日。则天无点翳。
地无纤尘。严冬变为韶熹。
寒谷郁为和气。非至德。
其孰能动天如此其顺者乎。昔人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今信知圣人作而万物睹。
其心服之之谓矣。或曰。
祭泰折主先后。非礼与。
曰。是礼也。
非宜也。王者父事天。
母事地。侑神崇孝。
无嫌可也。且夫柴瘗外事。
帝王主之。烝尝内事。
后助之。是开元正人伦。
革弊礼。起百王之法也。
故令千载睋末光。聆绝韵。
咀甘实。漱芳润。
烁元妙之至精。流不巳之淑声。
臣说作颂。告于神明。
四皇坟而六帝典。虽吉甫亦莫能名。
徒采彼舆人之诗曰。大矣哉。
维天为大。惟皇则之。
率我万国。受天之祺。
子孙百代。人神共保绥之云尔而已矣。
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729年8月5日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左丞相臣说右丞相臣璟等言。
臣闻圣人出则日月记其初。
王泽深则风俗传其后。
少昊著流虹之感。
商汤本元鸟之命。
孟夏有佛生之供。
仲春修道祖之箓。
追始寻源。
其义一也。
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二气含神。
九龙浴圣。
清明总于玉露。
爽朗冠于金天。
月惟仲秋
日在端五
恒星不见之夜。
祥光照室之期。
偫臣相贺曰。
诞圣之辰也。
焉可不以为嘉节乎。
比夫曲水禊亭。
重阳射圃。
五日䌽线。
七夕粉筵。
岂同年而语也。
臣等不胜大愿。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著之甲令。
布于天下。
宴乐。
休假三日
偫臣以是日献甘露醇酎。
上万岁寿酒。
王公戚里。
进金镜绶带。
士庶以丝结承露囊。
更相遗问。
村社作寿酒宴乐。
名为赛白帝报田神。
上明元天。
光启大圣。
下彰皇化
垂裕无穷。
异域占风。
同见美俗。
进浑仪表725年10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说言。臣闻迎日授时。
莫先于历象。先天成务。
必归于制作。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建中立极。
纬武经文。至德难名。
神功莫测。于是定历成岁。
立象考天。绍唐尧钦若之典。
虞舜在璿之义。上皇能事。
于斯备矣。臣书院先奉敕造游仪。
以测七曜盈缩。去年六月
毕进奏。又奉恩旨。
更立浑仪。臣等准敕。
左卫率府长史梁令瓒检校创造。于是博考传记。
旧有张衡陆绩王蕃钱乐之等。并造斯器。
虽浑体有象。而不能运行。
事非经久。旋亦毁废。
臣今按据典故。铸铜为仪。
圆以象天。使得俯察。
上具列宿赤道。周天度数。
注水激轮。令其自运。
一日一夜。天转一周。
又别立二周轮。络在天外。
缀以日月。令得运行。
每天转一匝。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转有馀而日月会。
三百六十五转而行匝。仍置水匮。
以为地平令仪。半在地上。
半在地下。晦朔弦望。
不差毫发。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
前置钟鼓。以辰刻。
每一刻则自然击鼓。每一辰则自然撞钟。
皆于匮中各施轮轴。钩键交错。
关锁相持。转运虽同。
而迟速各异。周而复始。
循环不息。阴阳不能逃其数。
分至不能隐其时。究天地之斡运。
极乾坤之变化。斯皆上禀圣谟。
傍获神助。臣等愚思。
非所能及。望录付史馆
宣示百僚。使知告成之功。
迥越前古。无任勤恳之至。
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说诚惶诚惧。
贺示历书表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三
臣说等言。内侍尹凤翔至。
奉宣圣旨。内出新撰历书二十五卷。
以示臣等。窃窥深奥。
仰观英华。涉海登山。
罔知攸际。臣闻唐尧光宅。
顺昊天而定四时。虞舜登庸。
在璿衡而齐七政。伏惟开元圣文神武皇帝陛下至德广运
文明浚哲。道冠生知。
与神合契。备往圣之能事。
昔王之阙典。发挥易象。
以应乘乾之时。考正历书。
更表履端之始。上包二帝。
下括三王。徵晷运之盈虚。
究推步之疏密。备稽气象。
载躔坎离。三辰顺轨而更明。
五纬合度而增焕。足使天地贞观。
神人允谐。唐虞旧章。
于斯重睹。臣等幸陪书府。
得预朝门。抃跃之情。
实万恒品。谨奉表陈贺以闻。
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726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周礼。
校人掌王马之政。
天子十二闲。
马六种。
闲为一厩。
马二百一十六。
应乾之策也。
六厩成校。
五良一驽。
是之谓小备。
校有左右。
闲成十二。
合月之道也。
驽马三良马之数。
凡三千四百五十六。
是之谓大备。
秦并一海内。
六万骑之国马尽归之帝家。
则周制陋矣。
汉孝武当文景俭约之积。
雄卫霍张皇之势。
勒兵塞上。
厩马有四十万匹。
及东汉魏晋。
国马陵夷。
不可复逮武帝时矣。
后魏以胡马入洛。
蹴蹋千里。
军阵之容虽壮。
和銮之仪亦阙。
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
承天下征战之弊。
鸠括残烬。
仅得牝牡三千。
赤岸泽徙之陇右。
始命太仆张万岁葺其政焉。
而奕代载德。
纂修其绪。
肇自贞观。
成于麟德四十年閒。
马至七十万六千匹。
置八使以董之。
设四十八监以掌之。
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
幅员千里。
犹为隘狭。
更析八监。
布于河曲丰旷之野。
乃能容之。
于斯之时。
天下以一缣易一马。
秦汉之盛。
未始闻也。
张氏中废。
马官乱职。
或夷狄外攻。
或师圉内寇。
垂拱之后。
二十馀年。
潜耗大半。
所存盖寡。
开元神武皇帝登大宝。
受灵符。
水瑞感而河龙出。
星精应而天驷下。
二年
帝乃心腑善畜之将。
卜福祐宜生之长。
俾领内外闲厩使焉。
开府霍国公其人也。
公名毛仲
姓王氏
开元佐命之元勋。
东国亡王之后裔。
四伯辅禹。
与治水之谟。
四七兴汉。
在经星之列。
清明虚受。
察含冰鉴
筹谋先觉。
虑出蓍龟。
竭无私之忠。
而善归天造。
输不懈之力。
而元同日用。
故得腾跃风云。
攀附日月。
策功第一。
承恩莫二。
庭罗魏绛之钟鼓。
第赏堂邑之山林。
文马蕃锡于晋侯
御衣亟分于韩信
庶姜如玉。
则降荣彤管。
众子垂髫。
则抱拜朱茀。
圣人之见也。
必犹尔为之四顾而满志。
圣人之不见也。
乃恤然若无与乐其天下。
仲尼所谓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夫其处身。
则立无跂。
正也。
视无还。
端也。
听无耸。
诚也。
言无远。
慎也。
国有忧。
未尝不戚。
国有庆。
未尝不怡。
其御下。
则明利害之乡。
阜财求之务。
使之趋善而避恶。
怀德而畏威。
身不离于阙庭。
令远行于坰牧。
亦有不学而暗合于古。
未更而悬辨其事。
然其从政
必问于遗训。
而资于故实者也。
若夫春祭马祖
夏祭先牧
秋祭马社。
冬祭马步
敬其本也。
日中而出。
日中而入。
禁原燎牧。
除蓐衅厩。
时其事也。
洁泉美荐。
庌凉栈湿。
翘足而陆。
交颈相靡。
宣其性也。
攻驹教駣。
讲驭臧仆
刻之剔之。
羁之策之。
就其才也。
不反其性。
故亲人乐艺。
节乐如舞之心自生。
不穷其才。
故闉扼鸷曼。
窃辔诡衔之态不作。
尔乃举其神异。
则有騊駼騕袅。
乘黄兹白。
来仪外厩。
呈伎内枥。
朝刷阆风。
夕洗天泉。
圣皇一驭。
长寿万年。
别其种类。
则有妍蹄繁鬣。
小领远志。
曰龙曰騋。
曰戎曰骥。
差其毛物。
则有苍白骊黄。
骍紫驈皇。
骓駓驒骆。
骃騢骝雒。
駂駮驓駩。
騧骐騽騝。
豪骭●8B6B足。
狼尾鱼目。
宗庙齐豪。
戎事齐力
田猎齐足。
罔不毕有。
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
十三年乃四十三万匹。
初有牛三万五千头。
是年亦五万头。
初有羊十一万二千口。
是年乃亦二十八万六千口。
皇帝东巡狩。
岱岳
辇辂既陈。
羽卫咸备。
大驾百里。
烟尘一色。
其外又有闲人万夫。
散马千队。
骨必殊貌。
毛不离偫。
行如动地。
止若屯云。
百蛮震耸。
四方抃跃。
威怀纷纭。
壮观挥霍。
回衡饮至。
朝廷宴乐。
上顾谓太仆少卿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张景顺曰。
吾马几何其蕃育。
卿之力也。
对曰。
帝之福也。
仲之令也。
臣何力之有。
因具上其状。
帝用嘉焉。
霍公口无伐辞。
貌无德色。
朝髦庠齿。
歆以多之。
于是明威将军右卫郎将南使梁守忠忠武将军左羽林中郎将西使冯嘉泰右千牛长史北使张知古左骁卫中郎将盐州刺史盐州监牧使张景陇州别驾修武县东宫监牧韦衡都使判官果毅齐琛总监韦绩及五使长户三万一千人佥曰。
开府庇我十三年矣。
畜有娩息。
人无乏匮。
克厌帝心。
莫匪嘉绩。
且如停西南两使六顿人夫稿谷。
计八十万工围石。
以息人约费。
其政一也。
纳长户隐田税三万五千石。
以俭私肥公。
其政二也。
太仆长支乳酪马钱九千三百贯。
以窒隙止散。
其政三也。
供军筋膏胶十万七千斤。
以收绢缮工。
其政四也。
莳茼苜蓿一千九百顷。
以茭蓄御冬。
其政五也。
使监官料旧给库物。
新奏置本收分其利。
不丧正钱二万五千贯。
以实府宜官。
其政六也。
贾死畜贮绢八万匹。
严道僰僮千口。
以出滞足人。
其政七也。
五使长户数盈三万。
垦田给食。
粮不外资。
以劝农却挽。
其政八也。
敢问监收之事。
孰能加于此乎。
然则称伐计功。
前典所贵。
上以美圣主择才之得人。
下以赞忠臣受任之尽节。
末以道官属承风之成事。
竟以示后代昭前之令闻。
是四烈者。
不可废也。
既而大君有命。
旧史书功。
吟咏瑰奇。
篆刻金石。
秦汧渺渺。
尚想非子之风。
鲁野区区。
犹传史克之颂。
试从此而观彼。
夫何足以言哉。
颂曰。
皇天考牧兮圣之君。
四十三万兮马为偫。
堑汧渭兮垣陇坂
飞黄皂兮昆蹄苑。
山崆峒兮水呜咽。
泉喷玉兮草汗血。
聚如花兮散如雪。
性既驯兮才亦绝。
维国家之大事。
驾时龙兮祭天地。
和銮发兮文物备。
维皇帝之七德。
总戎马兮威万国。
彩髦翻兮金介冑。
有霍公之掌政。
择张氏之旧
天皇驾兮仗黄麾。
太仆骖兮展辂仪。
舞月驷兮蹀云螭。
神倜傥兮态权奇。
骐骥溢野兮牛羊日多。
子孙荣位兮恩宠如何。
颂皇灵兮篆石鼓。
万斯年兮偫玉府。
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722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郑国夫人者。
宏农杨氏之女也。
开元神武皇帝惠妃之母。
曾祖讳谌。
以礼乐习文。
越州司马
衍。
以折冲学武。
游击将军
父宏。
以门才入仕。
雍县
而早卒。
初则天之代。
夫人言归武氏。
曰恒安郡王
惠妃家令太子仆信。
开元十年三月
终于通化里。
其四月
卜宅于少陵原。
哀子衔恤。
号旻仰诉
怨报德而未待。
托思齐于永慕。
皇帝悒鸾殿之内忧。
怅鹤池之外惨。
扬淑声而金石刻
揭高行而天地感。
史司文
命为郑志。
若夫清明下济。
岳渎上升。
祥会德门。
庆育邦媛。
神授孝理之性。
天启聪达之心。
加以润泽诗书。
游玩图传。
伯宗好直。
预戒将亡。
重耳羁游。
先称必霸。
岂直汉庭章奏。
假借仲长之才。
周官礼仪。
咨禀宣文之学。
昌言嘉论。
有如此者。
螓首蛴领。
修眉横波。
既工嚬笑。
易为容止。
肃恭而不跼。
舒和而不倨。
商周革命。
遇屯有怡怿之颜。
桑霍儆子。
在贵无骄矜之色。
端容一貌。
有如此者。
纮綖祭服。
阙翟朝衣。
纂组入神。
剪制惊国。
雕胡之饭。
露葵之羹。
五齐六清。
三臡七醢。
咸一见而洞理。
或不习而知和。
女工中馈。
有如此者。
惠载诞皇子
在者四人。
骊泉多龙。
丹穴皆凤。
克岐克嶷。
预见元凯之才。
实覃实吁。
早闻霄烛之艳。
亦关阴德之潜袭。
胎教之密传乎。
又名子以义
成家以礼。
忠者以令德为忠。
信者以不欺为信。
传云去食存信。
信而有徵。
经云移孝为忠
孝则不匮。
咸覆。
纪季独存。
至德深图。
有如此者。
司徒之妻。
邑其合礼。
南城侯之妇。
封其旧功。
况夫慎徽四德。
四德咸举。
经纶二义。
二义克从。
匿武收继赵之勋。
产姚承配之庆。
吹凯风于椒掖。
外王母于梧宫。
盛德大业。
穷光极宠。
启国西郑。
不亦宜乎。
十数年閒。
二子荣立。
每至四时令节。
六参嘉会
鱼轩照门。
龟艾交室。
为寿则珠贝山积。
侑币则锦绮霞飞。
白玉满堂。
聚姻亲而同有。
黄金作穴。
散邻里而无馀。
君子钦其市义。
圣人嘉其宝俭。
故寝疾则饮食天厨。
汤药御府
匪日伊夕。
上宫络绎于闺庭。
送终则威仪倾都。
车骑曀目。
自宫徂野。
中使相望于道路。
哀荣之盛。
书记䍐闻。
猗欤。
所谓小君之遗美。
圣善之高烈者也。
如使后代考南史。
西陵
披牍而叹息。
临山原而茫昧。
旌贲之道。
不其阙而。
然则外孙之碑。
武担之石。
非明淑之垄。
其何设焉。
辞成进御。
帝称曰善。
顾谓尚札。
我其书之。
于是洒翰黄缣。
镂字青琬。
云横波蹙。
神变艳烂于山门。
鹤倚鸾翔。
生气宛延于松路。
礼尊事绝。
恩荣迹远。
斯又元德动天。
幽诚回日之奇致也。
谁昔未睹。
名言莫逮。
系曰。
代有母德。
厥氏杨兮。
祖考为士。
父为王兮。
圣后中叶。
总万方兮。
天命未改。
复归唐兮。
贤淑启佑。
继绝亡兮。
周虽灭。
神女昌兮。
号西郑
荣旧乡兮。
鱼轩翟茀
盛龙光兮。
二子双飞。
华绶章兮。
出入轮奂。
韡煌兮。
去此昭昭。
即茫茫兮。
何处诏葬。
少陵阜兮。
贵妃慈亲。
王舅兮。
寒暑流易。
山川久兮。
古坟坡陁。
老树朽兮。
寿宫灵寝。
百代守兮。
颂石光华。
千载后兮。